恒指自從10 月初低位反彈3700 多點,令之前沽壓極重的建材水泥股展開淩厲升勢,以水泥業(yè)龍頭之一的中國建材為例,自10 月4 日創(chuàng)近一年半低位後即展開反撲,至上周五股價已回升至9.88 元,重上50 天線, 反彈幅度達74%;而安徽海螺亦同樣自低位回升60%。
曾經一度為基金愛股的水泥股,第三季度慘遭洗倉,主要因上半年累積升幅過大,市況波動下難免被當作「提款機」。而從基本面看,基建活動及房地產建設減慢拖低水泥的需求及價格;而市場仍然憂慮產能過剩問題。
隨緊縮政策效應浮現(xiàn),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步放緩,加上鐵路、公路投資減慢及樓市調控持續(xù),水泥需求增速下滑的趨勢難以改變,拖累水泥價格跌。一般而言,6 至8 月向來為水泥市場傳統(tǒng)淡季,7、8 月份的水泥每噸均價環(huán)比分別下降12 元及9元,華東地區(qū)8 月下旨因受雨天影響庫存保持高位,西南地區(qū)亦因產能釋放價格下調。
目前市場上對於水泥行業(yè)的看法存在分歧,但以持審慎態(tài)度居多。BMI 基金管理總裁沈慶洪對水泥股的基本因素仍不樂觀,認為內地基建投資放緩、樓市前景不明朗,加上高鐵建設等大型項目暫停,對未來水泥需求有所抑制。中信證券亦持相同看法,認為房地產業(yè)(占整體水泥需求近30% ) 下滑及基建投資呆滯,對水泥需求增添壓力,未來新動工房地產工程可能持續(xù)放緩,進一步拖低明年上半年需求量。
上周初大摩已率先轉向睇淡水泥股,預期明年需求零增長,分別調低2012 至13 年水泥價預測,預期水泥生產商在需求及平均銷售價格(ASP)弱勢下,第三季度盈利平均按季跌幅18%。事實上,剛公布季度業(yè)績的海螺及金隅三季度純利就分別按季下跌18%及40% 。
但市場上對水泥股并非一致看淡,里昂相信內地第四季度因年底前建筑商要趕達標,而令建筑活動輕微加快,認為行業(yè)接近復蘇,把海螺、中材股份及中國建材評級同時調高。
綜合分析認為,一眾水泥股在利淡因素未除下,行業(yè)表現(xiàn)仍然相當受中央的政策左右,尤其是一些與信貸及投資相關的政策范疇。